艺术博物馆与全民族人文素养提高 ——荷兰的经验与启示
韩 璐
注:原文刊载于《民族教育研究》(CSSCI)2014-05
艺术博物馆与全民族人文素养提高 ——荷兰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荷兰艺术博物馆;人的全面发展;公共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178(2014)05-0000-00
作为面积和人口仅有重庆一半的“弹丸之地”,荷兰可谓世界上艺术博物馆密度最高的国家。以著名的荷兰艺术家伦勃朗、梵•高、蒙德里安、埃舍尔命名的博物馆在世界重要博物馆中名列前茅。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及政府、财团的扶植不断推动着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艺术教育的普及化直接影响了荷兰国民的审美鉴赏能力及综合人文素养,促进了荷兰国民素质的有效提高。 根据国际权威的艺术百科检索系统ARTCYCLOPEDIA[1]官方数据统计,荷兰境内有51家艺术博物馆,而我国只有11家[2](且其中3家位于中国香港地区),面积仅为我国1/230的荷兰拥有的艺术博物馆数量是我国的近5倍,这个数字不得不发人深省;据英国《艺术报》于2014年3月25日发布的“2013年度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排名统计[3],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和梵•高博物馆分别排名第19名和第35名,而我国艺术博物馆没有一家排进前80名榜单内;同时,荷兰的艺术普及教育及综合人文素养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这些事实与数据是否说明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设置与国民艺术普及教育及人文综合素养息息相关?荷兰的艺术发展迅猛是否与其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的完善有关?由于普及艺术教育领域及方式的复杂性远非某一单项结论可以明快了断,还由于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是个潜移默化且随着受众群体年龄改变而有侧重的漫长过程,因而,当站在时间的经度上回眸时,我们不得不惊叹荷兰艺术博物馆通过其自身特有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对全民艺术素养提高的作用何其深远。 国内学界针对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研究方面,2008年由中国美术馆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为教育的空间”中美美术馆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这种就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话题举办的国际研讨活动不仅是中国美术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对我国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此后,国内再无类似对于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方面进行探索的会议,相关学术探讨的进一步发展又陷入了寂静。其后仅有个别学者以欧美艺术博物馆为例进行的研究外,再很少有其他学者将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问题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加以探究。 而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国内学者一般针对不同年龄在校生的艺术教育进行探究,往往忽略了在校生之外成年人的艺术普及教育,没有将艺术普及教育的受众群体拓展到各年龄段上,也没能将普及艺术教育与艺术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设施结合。 因此,对以上问题的审慎处理并提炼出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发展至今取得的实质效果和功用,既是开拓了中国对于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研究的新的科学领域,进而对世界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研究做出贡献,也是解决我国艺术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包括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在内的全民族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现实问题。 荷兰的艺术博物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公共艺术教育。面向民众的博物馆公共教育模式,不仅提升了参观者对博物馆展品的认知度,更以普及艺术教育的形式,提高了参观者乃至整个民族的艺术欣赏水平、鉴赏能力、文化修养及综合人文素养,将参观艺术博物馆过程与公共教育结合,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育项目。 荷兰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以其直观而独特的“展教结合”形式、与中小学合作的“馆校结合”教育形式,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受教育人群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在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水平和普及全民族人文素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荷兰艺术博物馆尤其重视“从小培养”原则,注重中小学生的基础艺术教育,通过对早期包括艺术修养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具备现代公民作为完整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成功之处。
一、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概况
作为国际权威的艺术百科检索系统,ARTCYCLOPEDIA中列举、收录了51家荷兰的艺术博物馆。在对这51家博物馆开展的公共教育年龄群体进行分析比对后,得出结论:除去9家艺术博物馆外,80%以上的博物馆开展了针对小学生的艺术教育项目或相关课程;90%以上的博物馆对18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由此可见荷兰艺术博物馆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他们通过“展教结合”的方式,鼓励当地中小学参与到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育模式中,带领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1.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学校教育项目 (1)将学校教育融入到艺术博物馆的教育模式 荷兰的艺术博物馆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以“馆校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前来参观博物馆的在校生提供专门的人员讲解,部分博物馆还配套出版针对博物馆特点的教材供师生使用。这种“馆校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以往的艺术教育从学校的课堂拓展到社会范围的艺术博物馆里,让学生直面艺术大师的真迹,通过专业讲解启发孩子们对于艺术的兴趣爱好,并进一步调动他们对于艺术、对于参观艺术博物馆的热情,在培养他们艺术鉴赏力的同时致力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 (2)政府致力打造结合学校教育与艺术博物馆专业艺术课程的教育模式 作为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海牙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并与当地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合作,创办了名为“文化名册”(Cultuurmenu)[4]的教育项目。即海牙市政府与当地的17家文化机构(其中6家为艺术博物馆)合作,为海牙市小学提供相关的课外教育场所。该项目通过政府参与形式,将“馆校结合”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组织海牙小学生对这些文化机构的参观,激发小学生对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甚至对“人”本身自我的全面认识。每家文化机构根据自身人文特点,致力于某一方面的文化艺术研究,结合小学生的课堂教育,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学习能力。 2.荷兰艺术博物馆开展的课外及家庭为主的辅助艺术教育 (1)艺术博物馆的课外艺术教育模式 除了与学校结合的“馆校结合”教育模式外,荷兰的艺术博物馆还开展鼓励小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创作的互动式艺术教育模式。这些“模拟艺术家工作室”、“创作夏令营”等活动,通过孩子们的亲自实践,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 (2)艺术博物馆的家庭艺术教育模式 还有一部分荷兰艺术博物馆开展“家庭教育”项目,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加入孩子们的世界,以家庭为单位接受博物馆的艺术教育。
二、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教育一般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范围,荷兰艺术博物馆的艺术教育也不例外,通过总结博物馆公共教育部门多年艺术教育经验,把针对中小学生的公共教育项目延伸到了学生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并以此将教育的三大范围结合起来。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以艺术博物馆这一社会教育场所的“展教结合”作为艺术教育的基地,结合“馆校结合”教育过程中学生熟知的学校教育模式及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活动等环节,将完善的艺术教育统一在三大范围内,使得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并使其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具备现代公民作为完整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此为契机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及综合的人文素养。 1.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教育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以位于鹿特丹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为例,该美术馆作品涵盖千年历史,参观的过程就是对从中世纪初期到当代艺术发展史的学习。正是由于馆内藏品众多,根据展品特点,博物馆的专业老师为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提供不同方面的专业讲解。有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发展史的概述讲解;实用美术及设计类展品的讲解;及针对博物馆建筑及历史的讲解等。每次不同内容的讲解都能激发学生们对于绘画、设计、建筑等不同艺术领域的兴趣。讲解期间,专业教师会提出相关问题与前来参观的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不同时期艺术风格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现象,或者针对某一代表性展品与学生探讨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及故事。在这个承载千年艺术发展史的艺术博物馆里,学生可以通过讲解大致了解西方艺术史演变过程,而近距离接触不同时代艺术大师作品更为他们在视觉上提供了直观的认知机会。同时,互动教育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提出自己观点的机会,进一步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综合提高了孩子们各方面的综合人文素养。 此外,有些艺术博物馆还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准备了专业的教材。如梵•高美术馆专门为高年级学生准备的插图版小说《文森特·梵·高,一个艺术家的奋斗史》、记载艺术家艺术发展历程的教材《梵•高的信件:艺术家自述》等。如此根据博物馆特性编写针对中小学生专业教材的公共艺术教育项目,可以让孩子把对博物馆的兴趣通过教材带回学校教育场所与老师互动,带回家庭教育场所与父母互动。将这份对于博物馆对于艺术的热爱一直带在身边,将艺术教育从博物馆延续下去,回归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做法,使得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范围内良性循环。并由此推进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从而潜移默化的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升自身人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再如,参与到海牙“文化名册”项目的艺术类博物馆中,梅斯达格藏品博物馆(De Mesdag Collectie)是以展出绘制出19世纪最著名全景画作品的艺术家命名的博物馆,展出艺术家夫妇收藏的体现19世纪西欧艺术发展史的收藏品。“文化名册”项目与其合作的艺术教育课程,是通过这些艺术收藏品,带领小学生们对19世纪的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有所认知。通过博物馆专业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发现每幅绘画都可以“倾诉”自己的故事。近距离的接触19世纪的艺术品,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鼓励他们将观察到的景象带回学校课堂,带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这项教育注重对小学生视觉艺术及艺术语言的培养,使小学生在教育的最初阶段就接受视觉艺术鉴赏能力及艺术创作能力的综合培养,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不同的艺术语言,从而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回归学校课堂上,则由学校教师通过学生创作呈现出的不同的艺术语言因人而异的进行艺术辅导。这种不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课外及家庭为主的辅助艺术教育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再以梵•高博物馆为例,为小学生提供的课堂外艺术教育项目与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项目不同,这里没有主讲老师的带领与解说,而是鼓励学生自发参与到艺术体验过程中,以课外兴趣的形式参与,在工作室形式的教育模式中亲自动手、动脑进行艺术创作,并在娱乐中接受艺术教育。梵•高博物馆的课外艺术活动包括鼓励孩子们利用电脑软件修改艺术作品的 “卡米尔的西洋镜”教育项目、考察孩子们对色彩认知敏感度及观察能力的“填色游戏”等教育项目。 这些教育项目在以学校为单位的艺术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在对博物馆的展品有了基本了解的前提下,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使得他们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洞察力、观察力及创作能力;在开拓创意思维的同时,将其体现到亲自动手创作的能力上,进一步将其培养成为具备综合人文素养的青少年。 以鹿特丹现代艺术中心(Kunsthal Rotterdam)为例,作为荷兰重要的现代美术馆之一,其建筑由设计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新址的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设计,每年承接25个左右的国际当代艺术展览。鹿特丹现代艺术中心从建筑到展览所具有的“当代性”使其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Rijksmuseum)馆藏丰富、艺术资料历史悠久的艺术博物馆性质上大不相同,由此带来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也就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因此,除了针对中小学生的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项目外,鹿特丹现代艺术中心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家庭推出了“家庭年卡”的优惠措施,鼓励家长在年卡使用期限内与孩子参与到“探索博物馆”的游戏环节,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每次主题不一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览中,通过孩子的视角来感知当代艺术中的各种符号与语言。艺术中心还为儿童提供手工制作、猜谜、游戏等环节,鼓励孩子在家长带领下参观完展览后,根据自己对展览的感受进行再创作。这种延续诸多现当代艺术家“再识艺术大师”的创作手法,普遍获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并根据不同季节组织不同的家庭教育活动。参与到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低年级儿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的引导,对艺术产生兴趣,并在与家长的游戏过程中感受艺术,增强了多方面的能力。以家庭为单位的艺术教育,不仅使孩子们在家长带领下体验当代艺术并接受艺术启蒙教育,还进一步增强了家庭亲子关系,增加了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完善了孩子们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对人文综合素养的培育。 荷兰艺术博物馆在注重对小学生的公共教育外,也注重贯穿国民不同年龄的持续性的艺术教育。绝大多数艺术博物馆与中学合作,1/5的艺术博物馆与高校合作提供不同学龄在校生的教育。此外,1/5的艺术博物馆为成人教育提供再教育项目。如此跨越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模式,完善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功能,和积极的公共教育态度,使得荷兰的艺术教育普及率甚广,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将公共教育融入到民众对艺术博物馆的参观中,有效提高了荷兰整个国民的艺术修养及综合人文素养。
三、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中小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包括艺术修养在内的人文素养是现代公民作为完整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倡导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国,公民个人、家庭、学校和承担相应教育职能的包括艺术博物馆在内的社会公益机构,都应当自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及全民教育素质的持续提高,加强和改进艺术和审美教育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全国提升我国艺术教育水平指明了方向。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职责,尤其是艺术博物馆等美育、艺术部门,更应当承当起普及艺术教育和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的重要责任。 因此,全面考察和剖析荷兰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状况,对于我国借鉴先进的艺术博物馆设置和公共教育经验,进一步开展好博物馆相关公共教育实践活动,对从中小学生抓起,促进国民素养提高,进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升学成为学生读书的唯一目标,使得几乎所有的教育都与“考试分数”、“名校升学指标”挂起钩来,“人的教育”、“人的养成”、“人的全面发展”由此而异化为“为升学的教育”;本来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开设的美术课、艺术赏析课不得不让位于主科考试课,使得在校生在童年时期便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机会,导致成长中的一代对艺术不关心、不理解、不热爱,更谈不上审美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的提升。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做好基础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目的,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中小学生包括艺术修养、审美水平在内的综合人文素质才是我国当今基础教育应该重视的大问题。荷兰艺术博物馆针对各年龄段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从小抓起”的艺术教育项目。我国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从小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从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着手,通过艺术博物馆与当地中小学合作的方式,将艺术教育从学校教育范围引入社会教育范围,再进一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结合,培养孩子从小对艺术的喜爱及其基础认知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已逐渐与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接轨,展览品质、数量在逐年提升。然而,由于缺乏对普通民众早期的公共艺术教育,展览现场随处可见对艺术展品的不尊重、曲解嘲笑艺术作品等现象。而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艺术博物馆应该担当起公共教育的重要职责,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群体尤其是小学生开展全面的艺术教育,通过轻松的艺术博物馆参观,提升参观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及健全的人文素养。因而,我国艺术博物馆应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加强引进教育人才,使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能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展开,尤其从小学生的基础艺术教育入手,为不同受众群体提供多层次、多纬度的教育机会与展示空间;要针对不同展览做好充分的公共教育,在展览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参观者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及审美能力。只有将这种公共艺术教育拓展到各年龄段及展览的各个环节中,才能有效地实现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与家庭教育结合的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成为贯穿人一生受益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将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良好途径。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补充,更会由于家庭教育的导向而影响到受教育者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吸纳程度,同时会影响到各种教育的结果。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重视包括艺术修养能力的综合素养的教育与开发。 然而,我国大部分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先天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无法较好地实现艺术教育这一目的,因而,荷兰艺术博物馆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家长参与引导的方式对中小学生及低龄儿童进行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在社会教育设施范围内完成艺术教育,更由于家庭成员的参与,能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增进家庭成员尊重感、亲密度的同时,完成家庭艺术教育的职责。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参与其中的艺术教育中,可以使不同年龄段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艺术教育,从而更加完善进一步延伸到家庭范围内的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艺术、对家庭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培养具备综合人文素养的人才。 随着《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实施,我国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及公共教育推广得到了大力支持。正因如此,我们应借鉴荷兰等欧美先进国家艺术博物馆及其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及理念,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加强公民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5],使我国的艺术博物馆真正成为服务于国民、提高国民审美能力及人文综合素养的文化场所和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其艺术教育功能,为我国公民“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RTCYCLOPEDIA.[EB/OL]. http://www.artcyclopedia.com/museums/art-museums-in-the-netherlands.html,2014-04-03. [2]ARTCYCLOPEDIA.[EB/OL]. http://www.artcyclopedia.com/museums/art-museums-in-china.html,2014-04-03. [3] 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列表[E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5%8F%83%E8%A7%80%E4%BA%BA%E6%95%B8%E6%9C%80%E5%A4%9A%E7%9A%84%E8%97%9D%E8%A1%93%E5%8D%9A%E7%89%A9%E9%A4%A8%E5%88%97%E8%A1%A8,2014-07-03. [4] Cultuurmenu[EB/OL].http://www.cultuurmenu.nl/,2014-04-03.
[5]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15/content_13174348.htm,2010-03-15.
|